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2007

180518 新加坡【法会音频+文字】开悟觉悟明心悟,本性见性是佛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19 08:52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 >其他各场法会文字合集


   >各法会音频+文字+美图合集< 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开悟觉悟明心悟 本性见性是佛性——卢台长2018年5月18日新加坡“世界佛友见面会”开示摘要



佛心佛情胜有情,

菩萨慈悲传爱心。

开悟觉悟明心悟,

本性见性是佛性。

(掌声)


感恩伟大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,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、龙天护法,感恩各位嘉宾、法师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佛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晚上好。


能够和大家相聚在新加坡,让我们沐浴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中,共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的文化和佛的智慧精髓,通过佛法让我们明心见性,脱离人间的凡尘染着,共同铸造人间的心灵净土,让我们再次感谢观世音菩萨,法喜充满。(掌声)


当今社会天灾人祸不断,每年的车祸死亡人数超过了50万人,伤残是1000多万人,迄今为止已有2000多万人死在车轮底下,受伤者达到5亿人,相当于发生了一次世界大战。全世界死于火灾的人数每年平均是7万人,由于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为50.2万人,艾滋病死亡人数是31.2万人,每年因为忧郁症自杀的有100万人。在2017年,大西洋上连续十次的强台风造成了百万人的伤亡,地球遭遇的台风、洪水、暴风雪、大火等卷走了几百万人的生命,人民的家园瞬间被夷为平地。


我们在人间要靠菩萨保佑,要靠自己的修心修行来铲除心中的危险和对物欲的追求。因为我们人往往追求名利、物质,我们放不下房子、车子、孩子、妻子,所以我们过多的贪爱和欲望织成了一张一张的网,把我们的心紧紧地缠住,让我们沉迷在五欲六尘当中不能自拔。很多人每天活在恐惧、悲伤和忧郁当中,有多少人痛苦烦恼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他们活在虚幻和假设的现实生活当中,却认为一切幸福和快乐都是永久的、真实的。


实际上,我们一想不通,虚幻的世界就可能会遮住我们的真如本性。就在上个月,澳大利亚墨尔本19岁的中国留学生胡某,在墨尔本一条的小巷当中被别人殴打致死。这起冲突是怎么回事呢?也就是因为一个小青年看上了对方的女朋友。


人的一生,万般带不去,只有业随身。我们今天业由心造,境由心转,我们想通、想明白、想开了,我们也就放下了。想一想,我们年轻的时候有多少事情放不下,但是现在再回想起来,又是那么不值得去伤害自己的年轻时代。所以我们不能在伤害自己中度过一生,不能再让自己已经受伤的心灵经受更多的苦痛。学佛人要看破这个有色的世界,那是一切皆空。要懂得借假修真,在无常的人间,我们要把握当下,修出色界,悟出当下菩萨的般若和空境,这就是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(掌声)


佛法,那是一种无上的智慧,它是解决我们人间所有烦恼的良方;佛法能够让我们断烦恼、破无明,成为人生奋发向上的航标。今天,我们乘上了观世音菩萨的法船,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精神,将佛法传遍每一个角落,让每一个人懂得爱国爱民、遵纪守法,让每一个人都能念经、学佛、修心、吃素,心无罣碍,自净其意,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真谛。(掌声)


一个男人坐在一堆金子上面,还继续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的人讨金子。佛陀走了过来,男子向他伸出了双手,佛陀看着他说:“孩子,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财物,难道你还要祈求什么吗?”这个男的说:“唉!虽然我拥有了这么多的金子,但是我仍然不感觉到满足,我想要更多的金子,我还要祈求爱情、荣誉、成功。”佛陀听他一讲,慈悲地从口袋里抛出了他需要的爱情、荣誉和成功,送给了他。


一个月之后,佛陀从这里路过,见那个男人仍然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,尽管他已经有爱情、荣誉、成功、快乐和钱财,但是他还不满足。佛陀跟他说:“孩子,你已经拥有了你所希望拥有的所有,难道你还要祈求什么吗?”“唉,佛陀啊,尽管我拥有了这么多东西,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。老人家,请您把满足赐给我吧。”佛陀笑道:“你现在需要满足,是吗?孩子,那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学会付出吧。”佛陀开示,叫他把金子送给衣食无靠的穷人,把爱情送给需要爱的人,把荣誉和成功给失败者,把快乐给忧愁的人。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,个个感激而去,这个男子笑了。佛陀问:“孩子,你现在感觉到满足了吗?”他说:“满足了,满足了,原来满足是藏在付出的怀抱之中!”(掌声)


当我们在一味地祈求的时候,得到了这个,我们又想那个,永远不懂得满足。当人们付出的时候,他会为自己人格的圆满而自豪,他会为对众生有所奉献而快乐,众生向他投去感激的眼光,他会法喜和满足。感恩佛陀,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满足。人生有舍就会有得,所以称为“舍得”。人的欲望很难满足,只有舍,境界才会上升,才会知足。


记住师父说的话,从生到死有多远呢?呼吸之间,你一口气上不来,可能你就走了。从迷到开悟有多远呢?一念之间。从爱到恨有多远呢?在无常之间,刚刚还爱得很深,突然之间就恨得很深。那么从古到今有多远呢?在谈笑之间。从你到我有多远呢?善解之间。从心到心有多远呢?天地之间。(掌声)当欢笑变成了争吵,当得到后又要面临着失去,当希望变成了尘埃,当一切到最后是不可得,人生是多么悲伤、无常,你还要醒过来啊。


就在去年的12月13号,新西兰奥克兰一名女子在结婚几个小时之后,不幸死于脑膜炎球菌病。新郎非常伤心,他对报纸说,新娘的死亡对他来讲是一个悲惨和震惊,幸福的婚礼还没有办,却将举办不幸的葬礼。


我们天天活着,我们还需要什么?我们每天活着要好好地感恩,因为我们今天还有眼睛,还有鼻子,还有耳朵,还有思维……想想有多少人是残疾,有多少人在病痛当中受折磨。我们要感恩,要知足,当你知足之后你就会非常地快乐。(掌声)


在上大学的时候,有几个同学相约一起到一个老教授的家去做客。那时候,这些年轻人豪情壮志,高谈阔论,仿佛世间他们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。老教授在边上听着,一直不参与他们的话题,等大家热情一过,老教授对几个学生说:“同学们,如果你们去山上砍树,正好面前有两棵树,一棵粗,一颗比较细,我考考你们,做个测试,你们会砍哪一棵树?”问题一出,大家都说:“当然砍那棵粗的了。”


老教授说:“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,而那棵细的是红松,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?”大家一想,红松比较珍贵,“那当然砍红松了,杨树不值钱。”老教授笑着再问大家:“杨树是笔直的,而红松是弯弯曲曲的,你们会砍哪一棵啊?”大家觉得疑惑,就说:“如果这样,那我们砍杨树,红松弯弯曲曲,做不了什么东西。”


老教授目光闪烁着,继续问大家:“杨树虽然笔直,可是由于年份太久,中间都空了,你们会砍哪一棵呢?”虽然他们搞不懂老教授葫芦里卖什么药,大家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:“那就砍红松,杨树都空了,没什么用。”老教授紧接着问:“红松虽然当中没有空,但是它扭曲得很厉害,砍起来非常困难。孩子们,你们砍一棵啊?”大家想都不想,“老教授不知道说什么,我们自己说吧。那就砍杨树吧!”“都没什么用,都砍了!”


老教授不容喘息地说:“可是杨树上有个鸟巢,有几个小鸟正躲在鸟巢当中,你们砍哪一棵啊?”终于有人说:“教授,你问来问去,叫我们一会儿砍杨树,一会砍红松,选择总是随着你条件的变化让我们转变思维,你到底想测试什么,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?”老教授收起笑容说:“你们怎么就没有人问问我,你们到底为什么要砍树啊?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,但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。如果你们想取材,你们当然就砍杨树;如果你们想做工艺品,你们就砍红松,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提着斧头到山上去砍树嘛。”(掌声)


老教授继续说:“刚才听你们海阔天空,纵论天下之事,无所不在你们话下。可是你们毕业之后进入了社会,有许多摆在你们眼前的问题,你们只顾每天去解决问题,忙忙碌碌,而忘记了你们最终学习的目标,所以你们常常会做一些人间没有意义的事情。一个人,特别是一个有抱负的人,只有在心中确立了目标,有了人生的目标,你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外在条件和现象所迷惑,你才不会偏离正道。这就是我的测试,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。”(掌声)


一个人学佛,应该确立自己学佛的目的,你到底学佛想要成佛救度众生呢,还是你要求自己在人间有更多的福报?你是想让众生闻得佛法破迷开悟呢,还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和高贵呢?学会看破放下,离苦得乐,不仅自己解脱,而且你还能发出大菩提心,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(掌声)


很多人学佛,先是钻在:我今天先念什么经,明天再念什么经;先做哪类善事;怎么样才能多累积功德;这个人我去帮助他,那个人我不想帮助他,因为他业障很重,我要替他背很多。有选择条件地去“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”,你只会功德有漏。要学会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,你才能不忘初始心,拥有菩提心。(掌声)


六波罗蜜讲的忍辱精进,是末法时代解决烦恼的智慧。现代的人,什么事情就为自己想,碰到一点事情就想跳,不能忍耐、不能体谅别人,连夫妻之间也是争吵不休,永远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,最后造成对别人的伤害,同时也伤害到自己。


就在今年2月,42岁的连云港女子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之后就失联了。她说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打工”。几天后,当别人找到她的时候,她已经沉在几十公里外的一处蓄水池里,而杀害她的人竟然是她的同居男友。你们知道为什么同居的男友要杀害她吗?就是因为这个男友整天玩手机,这个女孩子整天讲他不要一天到晚玩手机,两人发生争执,结果她就被对方掐死了。你们想一想,现在人的脾气有多大、脾气有多不好。


在澳大利亚南澳有一个女子脾气非常暴躁,没有忍耐心,非常急,情绪经常失控。在2016年,因为她3个月大的孩子一直在哭,她情绪失控,就不停地拿摇篮去晃她的孩子,最后这个孩子被她晃死了,她摇死了自己的孩子。


做人要懂得学会忍耐,学会克制。既然我们在人间,就要学会没有怨恨,没有后悔,无怨无悔。我们要懂得,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缘分,一切都是因果。活在每天的怨悔当中,你会烦恼成白头翁。记住师父给你们两句话:人生无悔便是道,人生无怨便是德。(掌声)


得到的要学会珍惜,失去的就要学会舍弃。计较得太多,人生的烦恼将会被你激活。看淡了,放下了,执着其实是一个负担,一定会让你痛苦,“我就要这个东西,我一定要成功,我一定要……”你会非常痛苦。计较得太多,就会成为人间的麻烦;迷失太久,就会成为一种痛苦。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贵得不得了,又很难吃,桌子上还经常爬着蟑螂,问你们,你会因为这个店离你们很近一直去吃吗?回答是“肯定不会”,对不对?免费你们也不会去,谁都说“谁会这么蠢呢?”但是在现实中,很多男女青年恋爱,明明知道对方不忠,作风败坏,对你绝对不负责任,损人利己,恋爱一直谈下去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,怨比爱多,为什么你就死缠住他不放呢?记住了,就是因为执着心不甘,这不是和离家近而有蟑螂的餐馆一样吗?明知不行还要去,所以人的劣根性不除,愚痴永远相伴。(掌声)


中华文化和佛学都认为: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”,一个人只要爱别人,别人会永久地爱你;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一个人想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,你首先就要去尊敬别人。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学佛,都需要记住:付出才会有回报,而不是因为有了回报才开始付出。(掌声)当你开始学佛的时候,你已经走向了光明;当你懂得要救度别人的时候,你的福田已经在你的命上种上了善果,你的命运一定会随着你的善心和慈悲心而改变。


现代人视财如命,在“贪”字上出不来,一定会伤害自己的慧命。师父有一个小笑话。在一个偏僻的小道上,一个强盗突然冲出来,拿着枪截住了一个吝啬的人:“想活命,拿100块钱出来!”那个吝啬的人说:“我给你一半,给50块吧。”那个强盗说:“为什么?”“我现在已经被你吓得只剩下半条命了,所以给50块。”强盗一听,顿时昏倒。他马上就逃走了。


老龟修炼千年不得解脱,是因为夜明珠的壳;老禅师修心一百年不得出离,因为他舍不得那个锡杖;人为了买房子还贷款,苦了一辈子,为了自己的私欲,有时候伤害自己,更伤害别人。有些人不就是因为一些名和利去伤害别人,最后自己被伤害?人生如梦,我们每天被欲望包围着,我们的脑海里每天不停地翻滚着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把我们的本性搅得有时候我们都认不出自己是谁。人正在失去很多的善良、同情和珍惜,人性受到了污染,喜欢带不走的东西,喜欢无常地享受,那些名利,当你一死,什么都不会跟着你跑。就是没有一个能够长久,所以时间一长,罣碍越重,积重难返。


师父告诉你们,人的一生,平安就好;钱多钱少,够用就好;人丑人美,顺眼就好;人老人少,健康就好;烦恼再多,想通就好;家穷家富,和气就好;人生在世,随缘最好;学佛修心,菩萨最好。(掌声)

想通了,有什么去争去抢的呢?人从10岁稍微懂一点自我、自己开始,10岁的时候,我们是欢乐时光;20岁的时候,我们为情痴狂;30岁的时候,我们毕业吃香;40岁的时候,我们拼命地去闯荡;50岁的时候,为了儿女去社会上拼抢;60岁的时候,我们退休回乡;70岁的时候,我们只能晒晒太阳;80岁的时候,我们病痛在床;90岁的时候,我们只能挂在墙上。如果不想挂在墙上,就要好好念经,那以后就可以到观世音菩萨的西方极乐世界,超脱六道,永断轮回。


年三十晚上,开米店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,老掌柜心里非常高兴,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:“孩子们啊,谁猜得出我们家发财的奥秘?”大家七嘴八舌,有的说老天爷保佑,有的说老掌柜管理有方,有的说米店的位置好,也有的说全家人齐心合力。老掌柜哈哈一笑说:“呵呵,你们说的都不对。咱靠什么发的财?咱靠咱们家的秤。咱们家的秤十五两半一斤,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,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,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。”儿孙们一听,都惊讶得忘记了吃饺子,大家都说:“爷爷啊,您不露山不显水,连自家人都没感觉就把钱赚了,老人家,您实在高明。”老掌柜听他们一讲,笑得更厉害,捏着胡子一把又一把:“嘿嘿……”


这时候,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地站起来,对老掌柜说:“爹,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您,在没告诉爹之前,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。”老掌柜点点头。新媳妇不慌不忙地说:”爹,我把平时的秤重新调整过了,早就调整过,每卖一斤米我就多给别人半两。爹说得对,咱们发财是靠的秤,但是我们的秤每天多给人家半两,顾客就知道咱们做买卖很实在,就愿意多买咱们的米,所以咱们的生意就越来越兴旺。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润,可是卖得多了利就大了,咱们靠的是薄利多销发的财啊。”(掌声)


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,马上拿过称来校一下,果然每斤十六两半。老掌柜呆住了,不讲话,慢慢地走进了自己的卧室。第二天吃过年初一的早饭,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,从腰里解下他的账本说:“我老了,不中用了,我昨晚琢磨了一个晚上,决定从今天起,我把掌柜让给老四的媳妇,往后咱们都听她的。”


佛说过,凡执着某一个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,为卑劣,智者称它为缠缚。所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杆秤,不要执着,要原谅人家,要帮助别人。半两之差,你的心就会变得暗;半两之多,你的心如明镜。做生意讲究诚信,我们做人更要懂得吃亏,吃亏就是占便宜。师父每次法会都跟你们讲,一个成功的人要学会吃两样东西,一个是要学会吃苦,还有一个就是要学会吃亏。(掌声)


与人相处之道在于什么?为什么有的人有这么多的朋友一直可以延续呢?为什么他的朋友遍天下?要记住,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。夫妻也是这样,如果你不能容忍别人,你怎么能够跟别人相处?实际上中华禅文化讲的那种容忍,就是我们人间说的“原谅别人”。


忍辱是精进最快的一种功德,当一个人能够忍辱的时候,他的功德很大,他的事业就会顺利。忍辱代表你拥有同情心,拥有智慧,只有有智慧之人才会拥有慈悲心,慈悲是解决烦恼的良方,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习忍辱精进。(掌声)


宋朝的时候,苏州有一个姓朱的进士,他从来没有听过佛法。有一天他游虎丘山的时候,听佛印法师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“ 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四句的时候,他心里很高兴,觉得非常有道理,于是想研究一下《金刚经》。有一天,他午睡的时候梦见一个公差押着五个人过去,这个朱进士也跟着一起走了二里多路,走到一条大街,进入了小巷内一户挂着帘子的人家的厨房里。他看见一个桶,桶里边有汤,前面五个人都喝了汤,这个朱进士心想“我也喝一点吧”,这时候公差在边上说“听佛法之人不能饮”,就惊醒过来了。午睡起来之后心想:这个梦很怪。他随便到街上去散步,突然之间走到一个地方,“怎么跟我梦中看到的房子和胡同一模一样?”他就照着梦中的地方慢慢往里边走,敲门进去看看,主人一看进士来了,慌忙接待。进士问:“你家厨房今天有什么事情?”主人说:“我们家厨房,今天生了6只小狗,其中一只是死的。”朱进士听了吓得汗流一身,自思“如不闻佛法,也投胎去做小狗了!”


所以你们在梦的意识中,如果你们在逃,被人家追杀,你的意识中只要念观世音菩萨或者念《大悲咒》,很快你就醒过来了,那就是因为菩萨的能量帮助了你们。


菩萨说:“人生五浊数十年,一日十二时中,一念一动,造作恶业,刹那间不知凡几,大约一生之中,贻数世之业,业愈多则劫愈深。”菩萨告诉我们,人生在五浊恶世当中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,一天也就是十二时当中,你的一个念头,一个动作,你可能造作恶业,霎那之间你就不知道是凡人还是圣人。大约在一生当中,你会有数世的业障,你的业越多,你的劫就越深。也就是说这个朱进士如果一失足投狗了,狗业满时,又不知复轮何物,又不知道投胎做什么动物了。


所以中国儒家讲“一失人身,万劫不复”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我们好好地学佛,好好地帮助别人,好好地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,家和万事兴,让社会变得越来越纯洁,让每个人的心灵充满着慈悲,对学佛人来讲,我们的命运就会改变,我们充满绝望的心灵就会得到希望。希望大家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,帮助我们远离灾祸,消灾吉祥,自度度他,救度众生。我们一定要懂得爱国,一定要懂得改变命运,一定要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学佛人。


人要想得开,一定要想得穿,这就叫了悟人生。其实我们这辈子追求的最后的结局都是虚的、空的,什么都会没有的,所以智慧的人把握住今天。不生病,好过,说“以后我会怎么怎么好”,你今天不生病以后肯定会好;你今天还在生病,说“我以后肯定会很好的”,你说可能吗?


我们谁能真正地避开人间的灾难呢?好好学佛修心,念经、许愿、放生,好人就会有好报,种善因得善果。前世的业念经还,今世的账我们用慈悲喜舍消。(掌声)我们人不执着,不去跟别人争斗,随缘,百事平安;我们放下,就能得到一片心灵净土,得到身心健康,才能活在无烦恼的智慧人生当中。


好好学佛,天天努力,好好努力,天天向上;好好学佛,想通想明白,一世修成,我们回到观世音菩萨身边。天天做好人,天天做好事,永远地活在快乐人生当中。知足常乐,好好地努力,孩子们!好好地学佛,佛是我们的导师,有智慧、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好好学佛,克服人间一切的烦恼、障碍,我们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慈悲和爱。



     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11-24 01:00 , Processed in 0.12242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